一大波很冷很冷的冷知识(41)!

冷知识专辑,趣味知识专辑

    01
      潮湿环境适合微生物繁殖,未晾干的毛巾细菌数量 24 小时内可激增 10 倍。
      PS:源自 2014 年《美国微生物学会》研究。

    02
      乾隆写诗四万首,但文学价值极低,仅《飞雪》因「一片一片又一片」的「大白话」风格被后人调侃收录。

    03
      红色作为「停止」信号源于 19 世纪铁路信号系统,因红色波长最长(穿透雾霾能力最强),且早期铁路事故后血的颜色令人警醒。

    04
      番茄酱曾是处方药,因其含醋和香料被认为可杀菌。直至 19 世纪末才成为调味品。(《美国医学史杂志》)

    05
      艾森豪威尔 1954 年用「多米诺效应」比喻共产主义扩张,该词源自 18 世纪欧洲骨牌游戏。

    06
      上班吐槽真能留住人?还真有可能!同事间偶尔倒苦水就像情绪垃圾桶,吐完压力减半。
      PS:有研究显示,适度发泄能让员工感觉被理解,团队凝聚力反而更强。

    07
      手机屏幕长期接触手汗、灰尘和油脂,每平方厘米细菌量可达 1-2.5 万个,是马桶圈的 7 倍以上。

    08
      国际求救信号「SOS」并非缩写,而是因摩斯电码(··· —·· ···)简单易发且易识别,1908 年被正式采用。
      PS:后被误传为「Save Our Souls」等缩写,但实际含义是后人赋予的。

    09
      16 世纪,欧洲男性贵族穿丝绸长袜,以彰显地位。

    10
      橡皮通过摩擦纸张产生热量,软化石墨痕迹,同时黏性材质吸附石墨颗粒实现清洁。

    11
      一项发表在《Emotion》期刊的研究发现,人的情绪在一天中呈现「U 型曲线」,早晨和晚上较高,午后较低。

    12
      研究发现,每工作 52 分钟休息 17 分钟或短暂「分心」有助于恢复注意力。
      ——《Cognition》,2011

    13
      越刻意努力越不会成功。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发现,当人过度关注细节时,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(DMN)会过度活跃,引发焦虑和拖延。

    14
      独生子女或许更聪明。从神经系统表现上看,独生子女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和更佳的心理状态基础。
      ——《自然人类行为》

    15
      火药最初用于娱乐。唐代用火药制作烟花,宋代才用于军事。

    16
      研究发现,45 岁前有脂肪肝的人更易患癌。
      ——《Journal of Hepatology》(2021)

    17
      攀枝花是木棉花的别称,四川攀枝花市的市花是木棉花。

    18
      中国已取消「晚婚」概念,现行法律仅规定结婚年龄(男 ≥ 22岁,女 ≥ 20岁)

    19
      电梯故障时勿强行掰门。正确做法:按紧急呼叫按钮 → 拨打 96333 救援电话 → 背靠轿厢壁屈膝等待。
      PS:2019 年深圳一案例中,乘客扒门导致轿厢移位,坠入井道死亡。

    20
      一项研究显示,男性凝视美女 10 分钟可短暂提升血压和睾酮水平,类似轻度运动。
      ——英国《皇家学会学报》(2009)

    21
      「杰文斯悖论」,资源效率提升反而可能导致使用量激增。
      PS:瓦特改良蒸汽机后,煤炭利用效率提升 3 倍。结果英国煤炭总消耗量暴增 10 倍!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,你能联想到什么?


    » 更多 涨姿势的冷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