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冷知识:妖、魔、鬼、怪,有啥区别?
  这两天,电影《封神》正在热映
  讲的是神仙打架上榜的事儿
  但在看一脸正气的男神女神打群架时
  不要忘了,在中国的志怪神话里
  还有一群迷人的反派——妖魔鬼怪精
  你有没有想过,为啥它们
  有的叫妖?有的叫怪?
  有的叫魔?有的叫鬼?
  妖魔鬼怪精,出场就自带玄幻色彩
  但从文化角度来看,这里也大有学问
  这一篇,小编带你——
  一口气搞懂:妖魔鬼怪精
  我们先来看看:
一. 啥是妖?
  话说,古代科学不发达,自然界好多现象
  古人没法儿解释,只能自行脑补
  下雨了,雨神又开演唱会了~雨好大,肯定是水妖干的!
  还给这些现象分了类
  他们认为:
  发生好事都是神在帮忙
  发生坏事都是妖在作祟
  这可不是我瞎扯
  不信你看看《左传》咋说
  左传:天反时为灾,地反物为妖
  现在知道了吧?
  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
  大概就是不好的、异常的意思
  那么问题又来了
二. 妖精、妖怪,有啥区别?
  话说妖,又细分为两类:
  妖精 & 妖怪
  两者不难区别,造型风格上
  妖精更像人,妖怪不像人
  妖精的长相、行为举止都更像人
  你想想,蜘蛛精、蝎子精、白骨精
  肉眼凡胎的,真的很难看出异样
  关于精和怪的区别还有一些其他说法
  比如精偏向于草木或者小动物的化身
  而怪多为凶猛野兽等幻化而成等等
三. 魔鬼又是啥?
  魔鬼,其实也是俩物种:
  魔:萌新外来户
  鬼:资深本土土著
  先来说说鬼
  鬼的资历非常老,老到啥程度?
  商朝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儿了
  鬼——
  由 (fú) 部表示鬼的头
  人部,表示人的身子
  厶 (sī) 部,代表鬼的属性
  这三部分结合起来
  就是古人对鬼的终极看法——
  一种大头人身的东西
  顺便考考你:魑魅魍魉
  这四个字儿认识吧?它们是几种鬼?
  A. 一种 B. 两种 C. 三种 D. 四种
  答案是:魑魅魍魉
  代表三种鬼
  魑:长得像龙,但没有角
  魅:开了美颜的鬼,擅长迷人心智
  魍魉:一种水鬼,兴风作浪
  以上是主流说法之一,现在这四个字
  也可以泛指一切鬼怪,比喻各种坏人
  言归正传。
  鬼在本土独自生活,直到魏晋时期
  从佛教发源地古印度那嘎达
  来了个伴儿——魔罗
  梵文名:Māra,小名:魔,曾用名:磨
  在佛教传说里,
  当年,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修
  反派大 Boss 魔罗,使出浑身解数来干扰他
  但释迦牟尼相当淡定,不为所动
  七天七夜之后,他成功开悟
  这个过程,也被引申解读为——战胜心魔
  魔的本义是干扰和妨碍
  它在佛教里的人设就是
  和一切正道对立的事物
  其实一开始,世上本没有魔
  人们在翻译佛经里的 Māra 时
  用的是磨这个字
  但据说,资深佛学兼恐怖片爱好者
  南朝梁武帝萧衍,觉得磨字不够劲
  就把石改成了鬼
  磨 → 魔
  萧衍:没有人比我更懂造字~
  关于魔字的出现,说法很多
  比如,也有说最早的汉译佛典
  就有了「魔」字。上面的梁武帝改字
  是主流说法之一,你知道一下就好
  好了,看完这篇,在你的朋友圈里
  可能没有人比你懂妖魔鬼怪了
  它们确确实实不是一个品种,并且各有特色
  封建迷信咱不能理,但至少
  下次你再看各种电视剧,对妖魔鬼怪精
  也能见怪不怪了!
  - END -

